盡管螺桿泵有很多優(yōu)勢,但選擇不當,不僅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并能導致泵的噪音和振動,甚至嚴重損害內部部分泵,泵系統(tǒng)不工作,因此,螺桿泵的選擇人員應該更加慎重考慮,合理選擇,必要時咨詢相關技術人員。螺桿泵是一種轉子式容積泵,它是利用螺桿嚙合原理,依靠旋轉螺桿嚙合在泵套上。
原理:它主要是固定在泵體的襯套(泵缸)內,并插入泵缸內的主動螺桿及其嚙合的兩個從動螺桿。三個螺桿相互嚙合,根據每一個引線在泵缸內形成一個密封的腔體,從而在吸出口和出口之間形成密封。螺桿泵將輸送到嚙合腔內的介質密封,并沿螺桿軸以恒定的速度不斷地將其推向出口,為系統(tǒng)提供穩(wěn)定的壓力。工作時,兩端分別作用于液體的吸入和排出壓力,使螺桿產生軸向推力。另外,通過活動螺桿的中心油孔,將高壓油引入各螺桿軸套的底部,使螺桿下端產生與軸向推力相反的平衡推力。因此,對于壓差小于10公斤力/cm2的小泵,可以采用推力軸承。
螺桿泵是一種有*構造方式的容積泵,主要由驅動電機及減速機、連軸桿及連桿箱、定子及轉子等部分組成。通過螺桿泵軸套抱死分析介質及轉速對軸套間隙的要求,提出了解決軸套抱死的整改方案。
一、螺桿泵軸套抱死的原因分析
根據滑動軸承的工作情況,一般襯套孔與軸配合是間隙配合,零件圖上軸徑與襯套孔徑的尺寸偏差,一般是按平均工作溫度20℃時保證軸與襯套孔間具有合理間隙變化而確定的。影響滑動軸承過熱故障的因素很多,在軸承結構設計合理,材料選用正確的情況下,滑動軸承過熱主要是軸承徑向間隙的大小裝配不當及使用不當造成的。
滑動軸承徑向間隙對軸承過熱故障的影響,滑動軸承的徑向間隙Δ就是軸承孔直徑與軸頸直徑之差,滑動軸承要留有一定的徑向間隙,其作用如下:是實現軸與軸承活動聯接的起碼條件;是控制軸的運轉精度的保證;是形成液體潤滑的重要條件。因此,滑動軸承的徑向間隙十分重要,過大或過小都極為有害。間隙過小,難以形成潤滑油膜,摩擦熱不易被帶走,使軸承過熱,嚴重時會“抱軸”;間隙過大,油膜也難以形成,會降低機器的運轉精度,會產生劇烈振動和噪音,甚至導致燒瓦事故。
軸承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間隙過小,摩擦熱不易被帶走,加之潤滑油為介質渣油,雜質較多,易進入間隙,使軸承過熱,嚴重時會“抱軸”,出現燒瓦現象。
二、軸套抱死的預防及改進措施
螺桿泵為了防止軸承產生過熱故障,若把徑向間隙調大一些,Δ=0.03mm。這時該軸承的配合副雖能正常工作,但其使用壽命卻極大縮短,因此在確定軸承徑向間隙時,應保證軸承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盡可能留小些。在軸承裝配后,首先應按磨合試運轉規(guī)范進行良好的磨合及試運轉,然后再逐漸加載加速,使軸和軸承的配合表面凸起處磨平,后再投入正常運行。否則,即使間隙調得并不小,但卻因為裝配后不進行磨合試運轉,而投入正常運行,從而導致軸承過熱甚至燒瓦。對此,滑動軸承徑向間隙應控制在0.10mm~0.15mm。